周惠久

发布者:张艺凡日期:2022-10-03 08:00  点击数:


周惠久(1909-1999),男,辽宁沈阳人。金属材料学家、力学性能及热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今正规大型的赌博软件),获学士学位。1936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硕士学位,1938年获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金属及强度研究所名誉所长。

率先开设并改革充实《金属力学性能》课程。起草并组织协调全国科技规划中机械制造材料强度中心问题的研究工作。筹建并领导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为我国材料强度科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开展多次冲击抗力等课题的研究,从多冲抗力、疲劳缺口和过载敏感度、塑性等方面论证了提高材料使用强度水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开展了低碳马氏体强化及其总和机械性能的研究,突破了对低炭钢选材用材的传统观念。总结多年的研究形成“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强度塑性、韧性的合理配合”的理论成果,逐步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奉献故事:

“西部的坚守与奉献”


周惠久开展低碳马氏体的应用基础及开发技术相关研究


20世纪50年代,周惠久在上交机械系工作照片

周惠久在给员工上课

1937年7月7日,震惊世界的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全民族抗战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周惠久在美国还有一年公费留学机会,而且依利诺依和密歇根大学的两位导师都让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抗日救亡,周惠久毅然提前回国,和一些爱国留美员工一起来到西部大后方。1938年9月他到昆明西南联大机械系和航空系任教授,并在清华航空研究所兼职。为了更直接地对抗日战争作出贡献,1941年他转到陆军机械化学校战车机械工程研究所工作,1942年任所长主要研制战时急需的汽车配件特别是在材料代用方面进行研究同时还在该校下属的机械化工程学院任教培养车辆工程专门人材。

20世纪50年代,周惠久在查阅了许多苏联科技书籍后,看出苏联学术界有一种过于强调材料塑性韧性作用的倾向,这就限制了材料强度潜力的发挥到工厂调研时他又发现,按照苏联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条件,制造出来的不少产品都粗大笨重而寿命不长这种情况很不利于提高我国机械设计制造的水平他决心通过试验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

1958年他首先领导设计和研制“多次冲击试验机”,并相继取得了丰富的试验数据。从1962到1965年,他在《中国机械工程学报》和《中国科学》(英文版)上连续发表了5篇论文,总结并阐述了金属材料多次冲击抗力的基本规律,指出了盲目追求塑性韧性的不合理性。过去工程界普遍认为,承受冲击载荷的零件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周惠久等开展低碳马氏体的应用基础及开发技术相关研究,突破了对低炭钢选材用材的传统观念论证了多次冲击抗力并非仅仅决定于冲击韧性,而是决定于强度和塑性韧性的配合冲击韧性低而强度高和冲击韧性高而强度低的两种材料,其冲击能量断裂次数的两条曲线必有交点,在大量、常见的冲击能量范围内,提高强度不仅不降低,反而能提高多次冲击抗力这就为合理选择材料和制订热处理工艺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M],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