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里

发布者:王浪日期:2022-10-03 07:50  点击数:

黄万里(1911-2001,男,江苏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1927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1934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近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第三子。

黄万里早年是从唐山交通大学毕业的桥梁设计工程师,因目睹中国的水患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决心赴美留学研修水利。在美期间他遍访名师,自驾车行驶45000里,参观各大水利工程。1937年他学成回国。抗日战争期间,本着建设水利的雄心壮志,他步行考察长江上游至金沙江段,徒步3000多公里测量了大部分川江,设计修建多个水利工程。抗战胜利后,在甘肃主持水利工作并任水利部河西勘测设计总队长,在工作中,他摸清了黄河的秉性,并且深深爱上了这条大河。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规划建设时,提出在黄河泥沙问题没有解决条件下,建设三门峡水库会造成泥沙严重淤积和渭河洪涝,是规划的重大失误。现已证实其观点是正确的,三门峡水利枢纽不得不多次改建。黄万里一生对中国的大江大河有着至深的感情,以一个科学家的独立精神,在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中孤身一人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证明其准确性。此外,还对长江三峡卵石输移量的计算和三峡高坝的可行性问题,向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多项建议。黄万里被誉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主要学术论著有《洪流估算》《工程水文学》和《论治理黄河方略》等。


求实故事:

    “我谨记着父亲的教诲,学水利,学治黄河就是想为农民服务。——黄万里


黄万里遗嘱


  黄万里学成归国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有浙江大学、北洋大学、东北大学三所高校请他去教书。时任浙大董事长的竺可桢还亲自登门,邀请他出任水利系主任。但黄万里均婉言谢绝,志在治水的他急于投身江河治理的第一线,造福百姓。

1939年,黄万里受命在岷江青神河段修复一个叫“鸿化堰”的水利工程。这座老坝毁坏已久,当地农民饱受旱涝之苦,渴望着引水灌溉,以求温饱。整个工程预算为30万元,但国难时期筹款艰难,黄万里经过仔细考察,决定因陋就简,采取更加经济实用的方法进行修建。他根据水的流率、河道的坡度和水头的高度,利用地形和水的自力筑堰修渠,巧思提水,达到了自流灌溉的目的,只花了4万多元、用了4个月时间,就让古老的“鸿化堰”恢复了生机。放水之日,当地农民欢声雷动,流着泪对黄万里说:“黄先生,您真是为我们农民着想啊!


参考文献:

[1] 侯西岭,张秀山,殷建国主编:《寻访交大之星》 2016年。


育人故事:

“他的讲课,非常有魅力,态度从容,谈吐幽默,思路开阔,立论新颖,而又能深入浅出,谆谆善导,不仅能让听课者概念清晰,而且能引起员工浓厚的学习兴趣。”——王三一对黄万里的评价


1988年黄万里应邀在浙江大学讲学

19814月在清华为教师、研究生讲课


19506月,唐山交大的校园里出现了一位“既洋派又传统”的教授——黄万里,在怀有极深感情的母校,他开始了后半生的教书生涯。因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再加上丰厚的人文底蕴,他的课堂生动有趣,深受员工们喜爱。

“黄先生尊重科学,崇尚民主,而又不忘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贫弱的祖国和苦难的人民怀有深厚感情,为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员工们对此都十分好奇。”在黄万里的课堂上,大自然就是教科书,自然现象就是问题。他带领员工实习,结合实际,随时出题,引导员工探讨。有一次在实习路上,看到一条帆船挂帆行驶,黄先生就出了一道题,让大家广泛分析其中的力学问题,大家很感兴趣。黄万里教学的情景,时隔几十年仍被他当年的员工赵文源牢记,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多有效仿。在唐山交大,黄万里共教过三届员工,他们毕业后大都成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技术骨干或高等院校的教师,更有两人成为蜚声国内外的水利工程设计大师。在众多交大师生心中,黄万里既是交大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忠实践行者,又是交大师道的优秀传承者。“黄教授不仅在业务知识上对我们循循善诱,在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和怎样为人处世方面更是谆谆教导。”黄万里在交大的员工朱光熙回忆,“黄教授总是提醒我们,在科技领域里要从最基础、最平凡的工作做起,不怕艰苦,甘于寂寞。他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刻苦钻研,力求弄懂科学问题的实质。他用了很多事例和有突出成就的前人事迹来激发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说明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坦途可走的,而他本人就是身体力行的最好榜样。”


参考文献:

[1]侯西岭,张秀山,殷建国主编:《寻访交大之星》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