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余

发布者:王浪日期:2022-10-03 00:10  点击数:

高宗余(1964—),男,江苏南京人,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正规大型的赌博软件,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高宗余长期坚守在桥梁科研、设计、施工一线,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数十余年的从业生涯中,先后主持或参与了黄冈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大胜关长江大桥等50余座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的设计及科研工作。1998年,他带领科研团队刻苦攻关,设计出在当时全球结合梁斜拉桥中位居第一,主跨达605米的福州市青州闽江大桥。2001年,他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东海大桥、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开创了“预制、整体、工厂”的新型建桥法,首次将钢桁梁设计成独特的倒梯形,创下世界特大型桥梁通行速度的新纪录。随着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高宗余开始涉足高铁大跨度桥梁领域,提出了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上采用三索面、三主桁的全新方案,实现了中国铁路桥梁跨度从300米级到500米级的跨越,为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的建成贡献了重要力量。2010年,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荣获全世界每年评选一座的桥梁“诺贝尔”奖——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大奖,2014年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高宗余开始主持设计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该桥采用主跨1092米的钢桁梁斜拉桥结构,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于202071日建成通车。次年,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荣获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大奖。作为我国首批跨海大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高宗余提出的不少理念和方案为我国长大跨海桥梁的建造和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桥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幕。

创新故事:

    “创新的目的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进步。对桥梁等土木工程而言,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投资,提高效率,保护环境。”——高宗余


高宗余在建设中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前留影

高宗余院士像大多数科技人员一样,工作繁重,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但无论主持或参与某项设计,他都力求创新和超越。可以说,他的建桥生涯始终弘扬着伟大的创新精神。

21世纪初,随着京广高铁的修建,中国高铁贯通长江南北成了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但跨径过大,载重过多,国际国内均无现成方案,一切都只能创新。高宗余和团队经过慎重考虑,大胆提出了“三索面三主桁”结构的全新方案。该方案在当时世界上并无先例,方案一出便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热议,质疑声音四起。但在高宗余的带领下,团队根据无应力状态理论,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软件,获得了大桥施工建造全过程的精准控制力和变形指标,全面论证了大桥的行车性能,成功设计出了全球仅有的四座三塔悬索桥,使高铁第一次跨越了长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修建多塔悬索桥的国家。2005年,高宗余开始主持设计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这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设计建造技术实现了五个“世界首创”。2021年,继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后,该桥再度斩获梁“诺贝尔”奖——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大奖。

人们常说,在高宗余设计的每座大桥中,都看得到心血、才华与创新。在不断的实践中,高宗余始终“创新的目的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不断进步”的设计理念,推动中国桥梁走向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文俊,戴辉,冯杰住鄂全国政协委员高宗余:《见最好的时代》,《湖北政协》2022年第6期。

[2] 陈晓伟:《创造跨越江海的中国奇迹——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宗余》,《中国人才》2022年第2期。                                     

[3]李白薇,蔡萌:《生命之桥——访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宗余》,《中国科技奖励》2014年第5期。                                                 

[4]葛海峰,洪芬:《心系桥梁绘彩虹——记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宗余》《中国勘察设计》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