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一(1929-2003),浙江桐庐人,中国水工结构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48年考入唐山工学院土木系(今正规大型的赌博软件),选修水利方向,师从著名水利学家黄万里、范治纶等。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历任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项目组长、设计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
长期从事水利事业,在水电站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中均有较高建树和创新,尤其在高坝设计、复杂地基处理、泄洪消能、总体布置等方案面更有所长;在设计观念上,他提出了设计中的一体化理念,如围岩与衬砌的一体化理念,坝和地基的一体化理念。在优化设计方面,突出体现了将多专业、多学科及新技术的综合集成,从而达到总体上的经济和安全。在设计坝型的创新方面,他多次设计了不同坝型,当时国内第一高坝,开创我国建筑高薄拱坝和石灰岩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高坝的先例,并赢得良好国际声誉。
参加和主持了上犹江、白莲河、柘溪、乌江渡、东江、五强溪、大广坝、五里冲、龙滩、向家坝、三板溪、虎跳峡等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参加了沅水、红水河、乌江等河流流域规划;参加了龙羊峡、二滩、三峡及伊朗Upper Koshi等国内外水电站的设计审查和咨询。他担任总工程师期间主管的工程中,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共51项。其中,乌江渡水电站工程获1984年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作为设计负责人,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年被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主持设计的东江拱坝、五强溪高水头船闸、大弧门及高吨位预应力闸墩等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撰有《乌江渡水电站基础处理设计报告》《介绍中国几座高坝兼论中国高坝设计趋向》等论文。
1994年王三一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奉献故事:
“搞水电站建大坝,地质最重要,搞设计必须吃透地质情况,我不喜欢看二手资料,吃别人喂的饭。”
王三一院士等水电专家查看溶洞内的地址条件
王三一晚年照片
1953年,风华正茂的王三一离开清华园,踏上了一条水电勘测设计之路。他干的第一个工程是江西上游江水电站。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作生活条件相当艰苦,设计电站的资料残缺不全。他带着一个小组,挑着行李下基层去抄录了几万文字的水文资料。为求得水域面积,又挑着行李在山区丛林中攀岩找路,跋山涉水,寻找第一手地质资料。他常说:“搞水电站建大坝,地质最重要,搞设计必须吃透地质情况,我不喜欢看二手资料,吃别人喂的饭。”
他从不轻信未经过自己实地调查验证的资料和情况汇报。在乌江渡水电站工地进行设计工作时,作为水工结构专家,为了亲自摸清地质和溶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跨专业学习了地质专业理论,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在各个水电工地爬高山探险洞。在贵州乌江渡水电站,他连小到几立方米的暗河洞都爬进去看过。他说:“不管这些洞穴多深、多窄、多险,我都必须去看清楚。”基础开挖每放一炮,王三一必定去工地亲自查看,有一次,他起得很早,跟妻子说是有事去找谭总(指时任水电八局总工、现中国工程院院士谭靖夷),而实际上是工地早上放炮他想去查看,他跑步去了工地,了解了情况之后,又跑步回家吃早餐,晚上工地放炮,他又跑了过去,而且是经常如此。湖南省东江水电站设计的薄拱坝,其坝型对“坝肩”的基础要求更加严格,王三一要求设计人员去工地工作,一定要用地质锤一块一块地把开挖后的石头给敲遍,他也亲自这样去做。他经常一个人跑到东江两岸山头查看地形地质情况,常说:“只有了解了情况,在构思建筑物时才有基础。”因此,在乌江渡、东江等电站工地,甚至可以这么说,直到王三一院士病重以前,中南院所承担的大工程没有一个他没去过,有的工程他甚至是反复多次去看。
他不顾劳累忘我地工作,到1990年不幸病魔缠身,乙肝、肝硬化、肝腹水、肝癌等疾病陆续无情地侵入了他的身躯。十多年来几度病重告危,但病情稍稍稳定一点,他又拖着病体赴现场工作,由于过度劳累,他曾倒在工地上,倒在旅途车厢里,倒在办公室里,先后三次由于肝硬化引起大出血,但是即使在住院,或在家疗养,他仍然心系工程,审阅资料图纸。领导和同事们劝他少工作多休息,他总是以“时不待我,事业无极”的话来答谢大家的关心。病势刚刚有所控制,在飞往北京的飞机舱里,他同样在看资料,对各种方案作缜密的推敲,思索着种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忘我地劳动,一丝不苟地工作,终于使他在坝型设计中,提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地下式厂房和最高的全新断面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方案,按这个方案,可以使工程期缩短一年,可提前发电,并可节约资金2亿多元。
参考文献:
[1] 屠丹荣编著.桐庐与名人[M].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