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精神,共赴科创道路

发布者:邱丹日期:2022-11-14 13:33  点击数:

我国的科技发展,是一个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梦想的意义重大的征程,是一条助力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奋进道路,亦是由全体科创者与科技从业者们共同绘写的一段永不完结的灿烂华章。古今所有科学家与科创者们用血汗与时光凝结成的,便是中华的宝贵财富,便是那不朽的科学家精神。

他们用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进的育人精神为中华的发展铺平道路,教育着后继的接班人,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

从古到今,科技实力永远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凭据。要想让国家从国际局势中占据主导位置,强大的科技基础是不可忽略的重大因素。唐朝的盛世长安,引无数外邦争相前往,不仅因为大唐的经济繁荣,更是生产设备的领先。而在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中国便从世界的中心跌落,最终落入被钢炮汽船冲毁国门,以落后之态遭列强蚕食的惨境。

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科技发展,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科创过程,更多都只是简单地效仿西方。所谓的“学习”也只是从西方早已娴熟甚至淘汰的技术中捡取残渣囫囵吞下。由此可见洋务运动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一种无能挣扎之后的必然罢了。

但中国能够从被击倒到今天的站起腾飞,必定有着开天辟地的重大突破与觉醒。就像中国共产党舍弃全搬照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一样,中国优秀的远洋留学学子在经纶满腹归国之后也开始结合中国的实际对科技进行创新升级。

远眺八达岭与南口之间的人字形铁路,你可能会疑惑它的设计,但当你真正明白它的设计初衷时,你又不免会为詹天佑老先生的科创材质所折服。作为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并建造的铁路,其意义也许超过国内现在的任何一条铁路。公元1905年,清政府商议要在北京和张家口之间修建一条铁路,以连接华北和西北地区。但是,这个提议刚提出,就被英国、俄国等帝国主义阻挠,他们都想要以修筑铁路为理由,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方地区。清政府在民众强烈要求中国有自己主权的铁路的情况下,迫于全国各地的压力,他们任命留洋归来的詹天佑老先生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一时间,全国都在为此欢呼:我们终于要有自己的铁路了!但是,这个举动先是引起了国外的轰动,却又遭来了帝国主义的冷嘲热讽,甚至有一家报纸还轻蔑的指出:能在这布满崇山峻岭的路段上修铁路的工程师,根本没有出生!他们认为,连外国工程师遇到后都会傻眼的复杂山路地形,中国工程师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然而,詹天佑却没有理会这些嘲讽,而是亲自带着测绘的工具和员工,和修路的工人一道,在崇山峻岭之间定点,测绘,并且与工人们同吃同住,白天时一边测绘,一边动工修建;即便在夜深人静时,他也会挑着煤油灯,绘制铁路图,计算着合适的距离。他心里深深地了解,这是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如果做不好的话,不仅会被外国人嘲讽,还会丢掉全体中国工程师的面子。

在开凿八达岭隧道时,他利用在国外学到的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采用中部凿井法来开凿。即在山顶往下打造一口竖井,然后再分头开工,让工人们一左一右分别向两头开凿,同时外面的两端也向中间开凿。这样,开凿起来就更加的方便,使得建造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要想在崇山峻岭中修建铁路,首先要解决坡度这一困扰所有工程师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詹天佑运用反折线的原理,修筑了一条“之”字形的路线,大大降低了爬坡的难度,开创了我国铁路创新的先河。

终于,在1909年,在詹天佑先生和他带领的队伍的努力下,京张铁路正式修建完成。而竣工的时间,足足比预期时间短了两年。这条铁路,不仅是中国人靠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对那些冷嘲热讽的帝国列强的有力的回击,同时也开启了我国工程科创的起步之势头。

在日寇大举入侵中华之时,无数中华英雄儿女并起,全国一心反抗侵略。即便在这民族危难之时,仍有一批英豪科学家们不顾个人的安危,下定决心,走“科学救国”“工程建国”之路。1933年3月,在“没有工艺、没有设备、没有经验,天上还有日本人的飞机”的情况下,茅以升开始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他为大桥日夜忙碌,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为钱塘江桥施工日夜奔走,精神紧张,忽而愁闷,忽而开颜,有时寝食皆废。”历时两年半,克服了八十多个重大难题,呕心沥血,终于在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然而,大桥刚刚通车89天,茅以升便接到命令:炸掉大桥,不让日军占用。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茅以升不得不挥泪将自己倾注心力修建的大桥亲手炸掉。他在日记中愤然写道:“桥虽被炸,然抗战必胜,此桥必获重修,立此誓言,以待将来。”他心系抗战,绝不顾及自己的心血被毁,并对天发誓势必为祖国再次建成一座更加恢弘的跨河大桥。抗战胜利后,他带着精心保护的14箱资料回到杭州,克服重重困难将钱塘江大桥修复完成,实现了自己的爱国誓言。

茅以升老先生用感人至深的爱国大义与潜心研究,牺牲小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引领着我们无悔向科学的道路迈进。他的新工程理念与全新的工程教育思维值得我们所有工程学子的感谢与研习。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对全体科创人的殷切期盼。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我们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我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我们全面部署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们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全新高难攻坚挑战,中国科技创新群体以昂首的姿态毅然接受挑战,将这份职责连通中华人民全体的梦想无悔负重,全力前行。

当世界性肺炎病毒卷土重来,医术创新工作者们与全体医学从业者们万众一心抗击疫情,让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界为党和政府科学应对疫情提供了科技和决策支撑。成功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开发一批临床救治药物、检测设备和试剂,研发应用多款疫苗,科技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

“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取得重大进展。运用科技手段构建精准扶贫新模式,为贫困地区培育科技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科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空气质量改善。”

“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国防科技有力支撑重大武器装备研制发展,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第五代战机歼20正式服役。东风–17弹道导弹研制成功,我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走在前列。”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我国科技工作者们辛勤努力创新与科技难题的攻关让我国有充分的信心去面对新时代的未知挑战。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只有我们青年一辈继承并弘扬一代代科学家们传承的伟大科学家精神,共赴科创道路,才能为国家建立起抵御一切不稳定因素的科技之盾,让我国在世界国力量的竞争中夺得主导地位。

作者:陈保桦  指导老师:陈洁  班级:车辆2022-02班  学号:2022111208